集团新闻

NEWS

辽宁大连金州新区: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打造海洋渔业航母

分类:行业新闻

发表时间:2020/07/02

2013年01月10日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大连金州新区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打造新区海洋渔业航母。该区海洋牧场规划区濒临黄渤两海,海参、扇贝、魁蚶、贻贝、牡蛎及海带、裙带菜等优势海产品资源及生产技术,闻名国内外,是大连市海水增养殖生产重要区域。该规划区辖属海域264万亩,适宜海水增殖生产的区域195万亩。2010年,开发利用46万亩,还有近150万亩的水域可供改造开发,空间资源潜力巨大。


一、投放人工鱼礁,保护渔业资源


金州新区海洋牧场建设项目5年以来共投石16万方,累计投入资金1300万元。2012年5月开始施工的东源人工鱼礁区项目,在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止11月末已对东源人工鱼礁区投资826.14万元,投放毛石8.43万立方米,改造海域5000余亩,预期投入与产出比可达到1:10。2012年扩大了人工鱼礁区的面积,为鱼类建造良好的“窝巢”和“海洋森林”。人工鱼礁表面能附着大量的附着性海洋生物,可以修复被破坏的海洋生物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同时,人工鱼礁对鱼类等海洋生物的诱集效果明显,并且这种效果可波及到礁区邻近海域,为渔民增收提供了资源保障。目前,海洋牧场建设情况良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继续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强近岸渔场建设


近年来,金州新区累计放流中国对虾苗16.5亿尾,日本对虾苗14.6亿尾,三疣梭子蟹3.3亿粒。共投入资金6040万元。2012年,金州新区加大了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的放流力度,又增加了中国对虾这一放流品种,在黄、渤两海海域投放中国对虾苗93445.27万尾,日本对虾苗51866.42万尾,三疣梭子蟹苗21978.66万粒,投入资金2990.5422万元。为确保放流苗种来源,通过招标方式,精心选定了育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企业为放流提供苗种。放流验收前,对放流地点、码头、运输车辆、船只、验收程序等具体事宜进行了精心的组织落实,幼苗入海前,由省水产苗种管理局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放流的苗种进行了检验检疫,确保了放流苗种的质量。在验收幼苗入海过程中,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了放流苗种质优、量足。


三、完善行政措施,加强海洋牧场区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金州新区成立了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组织落实《金州新区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暨养殖用海规划》的实施。各涉海部门和沿海渔业街道,依据《规划》开展海洋渔业活动,渔业街道要提出本地区渔业用海规划,海洋渔业局应当依据《规划》承办海域使用项目。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制定了《金州新区海洋牧场建设暨养殖用海管理办法》、《金州新区海水增养殖用海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海洋牧场建设暨养殖用海管理。鼓励地方龙头企业担当行业的领导角色,以带动中小企业的提升和发展。鼓励和支持成立地区性的渔业协会或工厂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统筹本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管自律作用。建立集约型装备与设施养殖建设工程,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标准化池塘养殖示范区1个,引进国内外精养高产先进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产出水平,建滩涂贝类标准化高效养殖区1个,浅海浮筏养殖示范场1个,建设装备先进的陆基工厂化养殖场示范场1个。三是落实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养殖证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及时调整不符合增养殖水域功能区划的海域使用项目。建立海水增养殖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及评估系统,实施海域使用的动态监控与评估,对全区增养殖水域的理化因子、海底类型、初级生产力等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强化海上执法管理工作,维护增养殖业水域使用功能,规范用海秩序。建立有效的水产养殖风险防范机制,包括海洋减灾、防灾,赤潮预报等,创新海洋与渔业环境事故,生态灾难、基础调查、损害评估、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管理机制。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提高海洋牧场建设水平。


一是以科技为支撑,建立技术共享联盟。依托大连海洋大学、国家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科研院所,建立金州新区海水增养殖生态型产学研基地,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建立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个,建立与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相配套的水产养殖科技公共研发平台1个(实验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二是围绕关键领域寻求技术创新。建立增养殖病害防控、防治预警及快速反应公共中心服务平台,陆基方面主要提高工厂化苗种配置技术,开展苗种繁育过程中环境和养殖生物体的数字信息获取、数字信息处理和数字信息应用研究。三是积极推进增养殖业现代化进程。培育现代渔民,加强增养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渔民技术水平。紧紧把握住陆基工厂化养殖、海基推进节能减排的海洋牧业化生产。加强深水养殖、鱼礁投放、装备设备等技术研发,着力破解海参、扇贝、裙带菜等优势产业种苗退化难题。配套3个相应的优良苗种繁育基地,保证生产需求。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构建增养殖业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进程。